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成功举办光学精密工程中韩国际学术交流会

——聚焦超快光学与智能测量技术,共绘精密工程未来蓝图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者:李芳发布时间:2025-06-01浏览次数:87

        2025529日上午,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主办的光学精密工程中韩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图书馆第一报告厅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超快光学与精密测量技术,探讨其跨学科应用,助力半导体、航空航天、下一代通信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创新。

1 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经理刘伟锋教授主持,太阳成集团董事长助理于连栋教授、现任韩国光学精密工程学会主席、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KIMM)执行经理Jeong Seok Oh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Young-Jin Kim教授、朝鲜大学Ki-Nam Joo教授、韩国Nexensor公司CEO Joonho You博士、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Wolfgang Kurz博士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副经理陈鸿龙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

2 刘伟锋经理主持会议

在开幕式致辞中,刘伟锋经理代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特别指出,本次会议是学院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与韩国顶尖科研机构的深度交流,将有力推动超精密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在报告环节,6位杰出学者依次登台分享前沿成果。

3 Young-Jin Kim教授报告现场

 Young-Jin Kim教授发表了题为《Ultrafast Photonics for Ultra-Precision Metrology and Manufacturing: towards Next-generation Semiconductors,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Space Missions》的主旨报告,从光源技术、微纳制造、光学通信等多领域深入探讨了超快光子学技术在精密工程领域的革命性应用。其团队研发的新型极紫外光源技术,通过独特的光学设计和控制方法,成功突破了现有半导体制造的精度限制;利用精密激光加工技术成功实现了木材、树叶等天然材料的微纳结构调控,开发出新一代环保型电子器件,为绿色电子学开辟了新路径。

4 Ki-Nam Joo教授演讲报告

 Ki-Nam Joo教授带来了题为《Compact and Snapshot Shearing Interferometry》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紧凑型快照剪切干涉仪。该技术将动态形变监测速度提升至毫秒级,可实时捕捉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材料微变,为航空航天、核能装备等关键领域的材料性能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 Joonho You博士报告现场

 Nexensor公司CEO Joonho You博士带来了题为《The Study of Optical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for Advanced Packaging and HBM Process》的精彩报告,系统阐述了光学测量技术在高端封装工艺中的突破性应用。通过三维堆叠检测算法和智能光学路径优化方案,成功解决了高带宽内存(HBM)制造中的微米级对准难题,该技术已在三星电子产线实现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了先进封装工艺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

6 陆洋副教授报告现场

中国石油大学陆洋副教授带来了题为《AI-Enabled Fourier Single-pixel Imaging and Optical Coherent Transmissions》的精彩报告,展示AI赋能的单像素加密成像系统,通过深度神经网络重构傅里叶光学模型,创新性地解决了传统光学成像在极弱光环境下的技术瓶颈,为自由空间安全通信提供新路径。

7 董炎副教授报告现场

中国石油大学董炎副教授带来了题为《AI-Powered, Wireless, and Wearable Sensors for Human Health Monitoring》的精彩报告,展示了在智能医疗监测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所研究的AI赋能医疗级无线可穿戴传感设备,通过柔性电子技术与智能算法创新融合,突破传统医疗监测设备的局限,为远程健康监护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8 Wolfgang Kurz博士报告现场

慕尼黑工业大学Wolfgang Kurz博士带来了题为《Label-free Detection of Lipid Droplets u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in U87 and LN18 Glioblastoma Cell Lines》的精彩报告,展示了无标记高光谱成像技术,通过解析肿瘤细胞的光谱特征指纹,实现了胶质母细胞瘤脂代谢异常的精准识别,为脑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了突破性的检测方案。每位专家演讲后,现场交流互动热烈,参会人员积极提问,学术氛围浓厚。

9 于连栋教授总结发言

研讨会尾声,于连栋教授作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系统梳理会议要点,同时对学院教师与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勉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要把握机遇,加强国际视野,在精密工程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勇攀高峰。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精密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确立了学院与韩国KAISTKIMM等知名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为后续联合科研攻关、师生互访等奠定了坚实基础。